最近,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人社局接連被網友吐槽。有網友稱工作日去辦事,從中午12點等到下午3點多,工作人員遲遲不到且態度惡劣;6天后,儀隴縣人社局回應并致歉,稱工作人員遲到、工作態度不友好屬實。但眼尖的網友發現,短短400多字的書面回復中,竟有4個錯別字,連單位名稱都寫錯了。(新華網 9月10日)
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擁有公權力、從事公務的人員,言行舉止代表的是國家公信力,要找準定位,謹記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,用實際行動做到為民愛民。然而,有些工作人員總覺高高在上,說話辦事不接地氣,做事“走形式”不“走心”,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找準定位。
習近平總書記常說“我是人民的勤務員。”這位“勤務員”走遍祖國大江南北,聽民聲、察民情、問民意、解民憂,一幕幕暖心的畫面,一個個生動的細節,讓我們深深感受到總書記深厚的人民情懷。作為一名機關工作人員,尤其是一名黨員干部要學習總書記的這份人民情懷,清醒的認識到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群眾賦予的,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的宗旨,做好人民群眾的勤務員。
工作中,有些黨員干部思想浮躁,認為自己拿死工資,干與不干、干好干壞一個樣,所以面對前來辦事的人民群眾消極怠工,愛答不理,更有甚者還帶有個人的不良情緒。這種不走心的工作方式,久而久之,就會大大降低黨員干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公信力,同時也會阻礙自己的發展道路。
走心,是一種工作態度,更是一種工作方法,它可以拉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,精準的了解對方的需求,做到有的放矢,破解難題。黨員干部面對前來辦事的人民群眾,要做到走心,換位思考用心體會對方的需求,盡自己所能解決問題。工作中,切忌走形式,否則不光浪費了國家資源,還拉遠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,影響黨員干部的公仆形象。黨員干部跟群眾打交道,關鍵是要有真心、真情和真誠,少一些敷衍,多一些誠懇。只有真正將人民群眾的利益裝在心里,把小事、日常事做實做細做好,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信任。
天下大事,必作于細。黨員干部要常積尺寸之功,把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當成畢生的追求,遇事多一些“走心”,少一些“走形式”。
作者:董艷敏 工作單位:河北省滄州市滄縣仵龍堂鄉政府 來源:昆侖策網【作者來稿】(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)
1、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站觀點,僅供大家學習參考;
2、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,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,請及時與本站聯系,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;
3、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,文明上網,依法守規,IP可查。
作者 相關信息
內容 相關信息
? 昆侖專題 ?
? 高端精神 ?
?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?
?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?
?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?
? 國資國企改革 ?
? 雄安新區建設 ?
?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?
圖片新聞